务农造句
“务农”的解释
务农[wù nóng] 务农 (汉语词汇)务农,汉语词汇。 注音:wù nóng 指从事农业劳动。现代工作方式的一种,以从事农业劳动为主要生活来源。
用“务农”造句
1、 家教名人名言种庄稼要不务农时,教育孩子要适时早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
3、 种庄稼要不务农时,教育孩子要适时早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农民伯伯长年在田地里务农,非常辛苦。
5、 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
6、 古人深刻体验务农的艰辛,这是为了使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
7、 五十岁以后,他急流勇退,弃官务农,躲进偏僻的山庄,闭关却扫,落个安静自在。
8、 我原本务农,所以今天下田帮你们割稻,只因见猎心喜。
9、 我家世代务农,现在也出了一个博士生。
10、 但在商务农田中人,能略讲文学的,要算他三个是工力悉敌了。
11、 老人一生不事*贵,不求闻达,隐姓埋名,一心务农。
12、 可惜,因为地主成分被迫回乡务农。
13、 他从小一面务农,一面断断续续读了8年私塾.
14、 时移世易,务农生活甚为艰困,今天盐田梓的村民已全部搬走,迁往外国或市区谋生。
15、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身实力也得到了发展壮大。
16、 班中艺人多为农民出身,农忙务农,农闲组班.
17、 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爸爸是篾匠妈妈务农。
18、 它说在他们国家务农不上算。
19、 “春忙、夏忙、农机忙”.这是遂川人民对该县农机务农的概括.
20、 在戈尔巴乔夫时期,务农人口数量降至前一时期的四分之一。只有老农们继续劳作,在国有土地上敷衍行事,维护着他们的自留地。
21、 他辞去伦敦商业区的工作,开始务农。
22、 约翰发现务农无利可图后,他就搬到城里开始做木匠.
23、 我国农村有近5亿劳动力,除务农者外,乡镇企业吸收了1亿多人,剩余劳动力有近2亿人。
24、 迄今为止,香港的农业用地仅余19平方公里,务农人员不足5,000人。
25、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过了50多个春秋。除了务农之外,父亲在事业上几乎没有任何建树;那几亩薄地成了他最亲近的伙伴,农耕是他这大半辈子工作的全部。
26、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都处于入世和超世的矛盾中,像陶潜那样真正弃官务农,超然物外的人寥若晨星。
27、 一项重要的调查显示:在中国,大多数年轻的农民工都渴望生活在城市,而非回乡务农。
28、 在中国,大多数农民都有一小块土地可以耕种,许多农民工在失业后回乡务农。
29、 上世纪50年代初,上山下乡运动在动员家居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务农的号召中起步。
30、 大象在闻到乾净衣服或坎巴族人穿过的衣物时,并不会拔足狂奔,因为坎巴族人以务农为生,鲜少对大象构成威胁。
31、 印度有将近七亿人以务农为生。
32、 部分民工可回乡务农,但不少却已是无地的外流人员,必须以其它方法安置。
33、 村里的墙上写着“社会主义好”。当初写下这标语的时候,华容县的农民只能在自家门前的棉花地里务农,很少有其他工作机会。
34、 为更好的服务农村,极大地改善农村百姓出行条件,促进林西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5、 黄永胜,原名黄叙钱,1910年出生于湖北省咸宁县高桥镇黄铁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
36、 抗战胜利后,老人就向欧司令告假还乡,回乡务农,妻子唐育芝7岁就到他家当童养媳,两人育有1子1女,现居住湖南省双牌县泷泊镇。
37、 来六支队副排长王世隆,经批准“退伍”回程桥家乡务农后,即按上级布置,打入伪程桥区任乡丁。
38、 张家自从山东迁到北京,世代务农,显赫时也有良田百亩,太爷爷下地抽着旱烟打着洋伞,后来因耍钱家道中落.
39、 他正在鲁迅文学院网络作家班深造,坚称仍将边务农边写作。
40、 生于浙江永康县古山镇一个务农家庭的胡济邦,幼年丧父,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多病的母亲艰难维系。
41、 因为制造药剂这门手艺比较走俏,收入要比务农高一些,夏普家经营多年,积累了一定的财产,家境还算宽松。
42、 死者叫牛金钢,坐地户,78岁,一直务农。
43、 先父张文恒(1910年—1985年),先母彭玉花(1908年—1995年),保定清苑县人,一生在农村务农,并无它长。
44、 书生本色是清寒何志铭是老榆林城人,家中世代务农,除了大哥和他也没出过读书人。
45、 李国富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家境贫困,父母世代务农,兄弟三人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度日。
46、 陈菊一直很疼爱这位务农的么弟,陈武雄病况不佳以来,她虽挂念陈武雄的病情,但因高雄气爆,救灾、重建责任重,无法前往探视。
47、 中国大部分花炮企业属于乡镇、村办和个体企业,工人都是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
48、 受害人小山家住西安市长安区高桥**坊村,父亲在家务农,母亲在村子附近一家工厂干临时工,供小山上学,两个哥哥在外打工,维持生计。
49、 他说,他家自清道光年间从福建渡海抵台定居,在南投鹿谷乡世代务农。
50、 特别是公爹公婆那边,丈夫是家里的老大,几个小叔子要不在老家务农,要不在外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