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查网 logo

凿壁偷光造句

“凿壁偷光”的解释

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用“凿壁偷光”造句

1、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

2、韦编三绝,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卧薪尝胆,圆木警枕。

3、后来人们总结了一个成语叫做“凿壁偷光”,其实我们读书人的是不能说“偷”,读书人的事…

4、古时有凿壁偷光、挂角读书的穷苦学者,今有十五六岁便腰缠万贯不读书而去泡妞的"小皇帝"。可见读不读书,不取决于外部环境,而在于内心立志与不立志耳。

5、凿壁偷光表面上的意思是把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

6、同学们的学习环境已经大大改善,再也不用凿壁偷光了。

7、大家还记得那位凿壁偷光的车胤吗?

8、凿壁偷光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

9、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偷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行的。

10、古人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骨的学习精神,实在令我们敬佩。

11、我被他凿壁偷光的学习精神感动了,我走过去同他谈起来了,一番话语又把我给感染了他的求知精神。

12、古人凿壁偷光的攻读精神,激励我们更加勤奋地读书学习。

13、不过,蹭网这种做法在晓艳看来是一种"凿壁偷光"。

14、山东没什么可NB的,只是出了个"小偷"会凿壁偷光的宰相叫匡衡而已!

15、我们要借鉴古人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切不可囫囵吞枣,应该厚积薄发,如老马识途一般循序渐进。

16、在读书中,我又来到了凿壁偷光的少年家中。

17、现在人们一般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18、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

19、我们不需要凿井耕食,我们不需要凿壁偷光,我们需要杞人忧天,我们担心蓝天不蓝,我们担心河水太咸,我们担心肆意污染。地球一小时,熄灯沉思吧,我亲爱的朋友!

20、第五段故事说的是,匡衡凿壁偷光

21、老师也常说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故事鼓励学生认真读书,还是第一次听师傅说切不可废寝忘食目不窥园的怪诞理论。

22、本报汉中讯(记者陈卫平贺龙)古有匡衡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的故事,如今汉中市却出现了一幕“凿门偷石”的举动。

23、公子好雅兴啊,在这等景色下读书,不逊于古人凿壁偷光,囊萤积雪。

24、有评论指出,比之“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照读”的车胤,地铁中的阅读者应该是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华民族的新形象。

25、我国古代有“车胤囊荧、孙康映雪、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他们都是激励后辈发奋苦读之典范。

26、青春属于积极向上的人;青春属于力争上游的人;青春属于发奋图强的人;青春属于锲而不舍的人;那你就凿壁偷光、笨鸟先飞、悬梁刺骨吧,那样就可以永葆青春了。呵呵,青年节快乐!

27、小雪到了,我能想到最浪漫的是踏雪寻梅淡香盈袖,最温暖的是雪中送炭围炉夜话,最刻苦的是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让我用最浪漫的形式,最温暖的祝福,送给最刻苦奋斗的你。祝:小雪快乐。

28、榴园南部匡衡祠内,西汉著名经学家、“一代名相”匡衡凿壁偷光、发奋读书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勤学奋进。

29、即便是寒门子弟,也谨记耕读传家,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可以说,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

30、“凿壁偷光”、“映雪囊萤”这些流传的佳话,最先我就是从私塾先生那里知道的。

31、古之西汉,匡衡凿壁偷光勤奋读书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32、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家喻户晓;李白铁杵磨成针、司马光警枕励志、范仲淹断齑画粥、宋濂冒雪访师的事迹千古传诵。

33、在王二路看来,读书的苦与乐是相对的,古代人讲究“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甚至“头悬梁,锥刺股”,这都属于典型的苦中求乐。

34、和尚,这些日子我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十年寒窗……翻阅了所有的经书后,心里不免生出一个疑问。

35、余乘风怔了怔精神,古人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只为读书,修仙亦可这般。

36、古人有匡衡凿壁偷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可有谁旅途读书?一路北上,陈煦在母亲的“高压”。

37、历史上刻苦勤读最好的例子莫过于车胤囊萤、孙康映雪,还有后来的凿壁偷光

38、孙康映雪读书是挚,管宁割席分座是专,头悬梁、锥刺骨是激,匡衡凿壁偷光是醉,韦编三绝的孔子是勤。

按拼音查造句

全部查询工具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最近更新

免责说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全部由《去查网》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0 - 2024 quch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