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粜造句
“出粜”的解释
出粜[chū tiào] 出粜 出粜(出糶)是一个词语, 拼音chū tiào 注音:ㄔㄨ ㄊㄧㄠˋ, 是指卖出粮食。
用“出粜”造句
1、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2、 天下州府常平、义仓等斛斗,请准旧例减估出粜,但以石数奏申,有司更不收管,州县得专达以利百姓。
3、 而*弯“垦辟日广,稻谷丛生”,每年都有大量粮食运出粜福建,仅雍正九年(1731年),*弯运到泉、漳等地平粜的大米就有十二万二百八十七石。
4、 劝令店铺、殷户平价出粜,从速筹款向外地购运粮食,使风潮得以平息。
5、 他们望着田里地里的庄稼,摸着胡须乐,眼前幻化出粜粮后添置的家具,缝制的衣裤。
6、 颉颃、出粜、年高德劭……当考官念到“暓儒”一词时,罗弋洋愣住了。
7、 东坡料定明岁必然大饥,因又奏请朝廷,免上贡米一半,又多乞度牒,预先籴米,以备明年出粜。
8、 那有身家的怕惹事端,家中有米,只索闭仓高坐,又且官有定价,不许贵卖,无大利息,何苦出粜?那些贩米的客人,见官价不高,也无想头。
9、 其实经过浸泡缩水以后,至多是足尺而已;二是手头不便可以欠账,到稻麦出粜以后一次结清;三是可以预约品种,下次送上门来任客挑选,而且恪守信用。